32(4)-02民國108年至112年期間臺灣銦及其化合物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勞工血清銦濃度分析

2025.10.16

黃翊安1、黃展慶2、王肇齡1、莊弘毅1,3*、何啟功1

摘  要

銦是一種可見於現代產業製程的金屬,目前證據表明其可引起肺部間質性疾病及肺氣腫,也是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。勞動部於民國106年起將「銦及其化合物」列入「特別危害健康作業」,並規範於108年起該特殊作業勞工需檢測血清銦濃度。本文針對民國108年至112年間臺灣銦特殊作業勞工健康檢查結果,分析血清銦濃度並比較不同行業之間的差異。研究資料來自臺灣勞工特別危害健康作業健康檢查資料庫,經去識別化後納入共20,845人次資料進行分析,銦作業以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為大宗,共17,625人次(84.6%)。民國108至112年度期間,所有銦作業勞工的平均血清銦濃度為0.09µg/L;此期間銦作業勞工的平均血清銦濃度以民國109年度達最高值,其後呈下降趨勢。行業別方面,金屬製品製造業(平均2.77 µg/L)和批發業(平均2.70 µg/L)的血清銦濃度顯著高於其他銦暴露行業,勞工人數最多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之平均血清銦濃度則為0.16µg/L。

關鍵字:銦、血清銦、職業暴露、特別危害健康作業、行業別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