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(4)-04北部某醫學中心分離出Mycobacterium abscessus complex進行藥物感受性試驗之趨勢評估:2018-2023年研究結果
2025.10.16
鄭雁方1,2、商弘昇2、張錦標2、鍾欣怡2*
摘 要
目的:Mycobacterium abscessus complex (MABC) 是一種快速生長的非結核分枝桿菌,近年在台灣成為重要致病菌。作為非結核分枝桿菌(NTM)的一種,它在免疫功能受損患者中的感染率上升,可引起多種疾病。MABC作為迅速生長分枝桿菌(RGM)的一員引起的疾病增加,已被視為潛在新興傳染病,其高抗藥性使治療極具挑戰。MABC分為三個亞種(Mycobacterium abscessus subsp. abscessus、 Mycobacterium abscessus subsp. bolletii、 Mycobacterium abscessus subsp. massiliense),這些亞種在基因特性和抗生素敏感性上有顯著差異,特別是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反應。臨床上,藥物感受性測試昂貴且耗時,難以常規進行,治療多依賴指南或經驗。由於傳統實驗方法難以準確區分亞種,本研究旨在:(1)利用MALDI-TOF質譜技術分析蛋白質譜圖,識別區分亞型的特徵;(2)評估近年醫院分離的MABC菌株藥物敏感性趨勢,為臨床提供參考。
材料與方法: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收集238株檢體。以BioMérieux VITEK MS質譜儀鑑定為MABC的菌株,使用Thermo Scientific Sensititre System的Sensititre Rapid Growing Mycobacteria RAPMYCO2 Plate試劑進行藥物感受性試驗。培養4天後觀察結果,其中macrolide類的藥物,例如:clarithromycin,培養14天後觀察結果。藥物感受性結果判讀以CLSI (M24-A2)規範為依據。
結果:我們的研究發現,當使用MALDI-TOF分析蛋白質模式時,樣本自然地分為三個不同的類別。我們的抗生素測試顯示,92%的樣本對imipenem (IPM)表現出中度抗藥性,而約90%的樣本對amikacin (AN)仍然敏感。有趣的是,經過14天的培養後,最初被歸類為對其中39%的amikacin敏感的樣本轉為中度抗藥或完全抗藥。對於沒有官方CLSI判讀標準的tigecycline (TGC),最常見的最低抑菌濃度(MIC),從統計上發現,MIC=0.25 μg/mL最多,佔了48%,其次為0.5 μg/mL的27%,最後是0.12 μg /mL的16%。
結論:本研究顯示,MABC 菌落型態與藥物敏感性之間無明顯關聯,對macrolide具有高度抗藥性,其中IPM抗藥性為I (Intermediate)以上已達100%,雖然該菌對多種抗生素均呈現抗藥性,但AN的抗藥率低於5%,顯示其具有治療潛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約40%的菌株攜帶 erm(41) 基因,導致可誘導的大環內酯類抗藥性。因此,改善亞型鑑別及制定個體化抗菌治療策略,對臨床治療MABC的感染是很重要的。
關鍵字:非結核分枝桿菌、Mycobacterium abscessus complex、抗藥性、MALDI-TOF